微信文章
赛轮思领军车载语音交互市场份额,荣获智能座舱金球奖
原创 Cerence China 赛轮思 9月24日
最新发布
2021年9月17-18日,第十三届高工智能汽车开发者大会暨上半年度智能座舱/车联竞争力金球奖评选颁奖典礼在上海隆重举办。凭借其在对话式人工智能交互领域的领先地位,赛轮思荣获智能座舱2021上半年度智能语音供应商量产份额领军奖。该奖项由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基于前装量产数据库、项目定点、客户口碑及市场知名度等作为基础指标评定。
今年,大会以“智能座舱,融合与变革”为主题,聚焦乘用车下一代智能座舱功能演进、电子架构融合及新技术落地,邀请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领军及创新企业,分享技术趋势与产业风向。
▲金球奖颁奖典礼现场
一直以来,赛轮思致力于推动座舱智能化,助力全球的汽车制造厂商为其驾驶者打造直观和友好的车载交互体验。随着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智能化持续升级,并响应国家重要发展战略,纷纷将国际化战略提上日程。在座舱交互专场上,赛轮思大中华区产品及市场高级总监刘峰进行了主题为“国际化”从“本地化”开始的演讲,并分享了Cerence为中国车企全球化市场拓展的成功实践。
▲赛轮思大中华区产品及市场高级总监刘峰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1年8月汽车企业出口再创历史新高,2021年1-8月,汽车企业出口118.9万辆,同比增长1.3倍,超过去年全年。自去年开始,赛轮思关注到不管是由于新冠疫情冲击,还是由于国内汽车市场开始饱和的原因, 越来越多中国车企都布局出口到海外。据刘峰了解,上汽集团的产品和服务已进入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2020年海外销售达到39万辆。但车企在出口海外这件事上,往往会遇到诸多的问题和挑战。就智能座舱这个主题, 刘峰聚焦智能交互上的一些问题。
“本地化”不止是语言本身
赛轮思是怎么看“本土化”?刘峰认为从本土化的角度来看至少有四点非常重要,在一般情况下,大家更多注重于语言和文化。
刘峰提到,在六个月前当他们在开发产品的时候,讨论过程中提到一个新的名词叫“pull over”(靠边停车),第一轮讨论开始的时候他不太清楚为什么会提pull over?那个时候国外的同事便提到一个事件,当时警察在叫靠边停车,开车的人下车以后被按在车上。所以就在那段时间内,如果车内有一个DMS的情况下,或有一些外部的摄像机,pull over变成一个非常重要的key word,也就是紧急录像。那我们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要做紧急录像呢?如果你不在美国当地你根本不知道。
语言差异
先从语言来说,刘峰发现中国人经常会分不清Yes和No,甚至于有一些出口的车辆上在中国进行评测的时候,这个问题也说反了,会造成什么误解呢?明明我不会做这件事情,变成我会做这件事情。他相信50%以上学过英语的中国人还会犯这个错误,只能说明这个错误太典型。另外,德语的Der, Die, Das的用法也不容易搞懂,使用法语也有同样的问题。
还有,唤醒了语音助手,TA会怎样回答?澳大利亚人会习惯说 “Good day, man” ,而美国人会说 “what‘s up, man”。 这相当于大家看到一些中国新兴的车企,为TA设定了各种各样的回答,如“你好,今天的心情很好啊” ,都是满足本土化的需求。在不同的国家,虽然都说的是英语,但是语音助手回答的不是那个国家习惯的话,用户就觉得很奇怪。
文化差异
跟文化相关的,刘峰举了一个东南亚的例子,这是属于赛轮思大中华区负责的业务,他看到泰国有很多大家没有想像到的、完全相反的意思。在泰语空气质量指数AQI很“高”代表天气“很好”,如果说今天天气非常差,说法是完全相反的。如果你完全不知道的话,只是从英文、中文翻到泰文,虽然你会注意到阴性、阳性,男性、女性,但是意思完全不一样。
另一个很特别的例子,最短路线和最快路线在泰语是一样的意思,那在泰国使用导航功能怎么区分这两个意图?整个产品在交互方面需要重新设计吗?这是非常重要的。
行为差异
由于语言和文化等因素影响,不同国别和地区的人,有着截然不同的行为习惯。首先,我们在中国说我要打王先生电话、老王电话,姓王的全部都会列出来。但是要放到英语以后,John 这个如何区分?如果说我想Call John,这个时候应该怎样处理?如果按照中国的只取姓或者只取名,整个产品逻辑就是错误的。
第二,使用语音交互的习惯因人而异,中国人会直接说带我到人民广场,但是如果在法国或德国,用户的习惯就是先说我要导航去法国巴黎,再说一个地址,欧洲人就是习惯这种常规的用法。虽然POI导航可以为用户带来新鲜感,但由于欧洲很多驾车的人也是老年人,交互设计必须符合他们的习惯。
第三,马来西亚需不需要除霜?欧洲有没有AQI和PM2.5?北欧需不需要UV指数?在不同气候地域的用户行为有明显的差异,像在北欧夏天比较短,因为缺少阳光,所以用户根本不会关注UV指数。
生态差异
在国外与国内生态有很大差异,包括停车、天气预报等,在不同的国家需要匹配相应的生态内容,并且需要跟当地习惯相配合。除此之外,还有服务模式,大家很熟悉中国的服务生态,什么都是免费的,但是这件事情在国外很难做到。这个时候需要合理谈判,跟内容提供商对接,共同研究做出差异化的产品。这些都是服务模式上的问题,一旦出海,必然会面临这个问题。
赛轮思如何助力车企加速全球市场布局?
1
全球覆盖能力
从Cerence Drive Domain(CDD)最新的全球能力覆盖图可以看到赛轮思为车企全球化策略部署的优势。第三方对接基本上做到全球80%的覆盖,还将继续覆盖欧洲以及东南亚地区。全球语言覆盖已经超过70多个国家。赛轮思中国完全符合中国的法律,在中国设有数据中心,现在的云端服务可以在阿里云和微软云获取。大家可以想像,如果赛轮思所有的服务是可以在阿里云上运作,对于监管的要求是已经达到非常高的程度。
同样的道理,在海外,我们在欧洲是完全符合GDPR整个规范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车厂都会找赛轮思部署整个云端服务,支持他们语音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2
完整的全球生态和服务解决方案
在Domain的问题上,一些主机厂合作伙伴会比较关注。赛轮思认为如何将Domain 组合成为一个解决方案更为重要,所以推出了Cerence Extend,并与一些手机应用程序进行集成。用户在开车的时候可以让车机跟手机进行互动,访问第三方应用程序如Zoom, WhatsApp, Amazon, Starbucks等。从赛轮思看来,在定义产品的时候不再碎片化去一个一个定义Domain,如果最终没有商业变现的话都是假的,因为从产品的角度有四个维度是最重要的:这个产品怎样定义;产品定价是什么;产品怎么卖;产品到底是针对哪个细分市场。
3
本地化评测服务
最后,刘峰介绍了赛轮思中国的一项新业务——语音体验的评测服务,协助车企从终端用户的体验角度,深入了解语音系统产品竞争力。评测服务包括终端用户使用性测评 、使用性问题和语音产品竞争力的全面剖析。一些全球车企到中国以后,有不适应的、水土不服的、没有本土化的东西,对标本土化企业以及中国创新企业,差距在什么地方?
赛轮思中国的专业服务团队由语音专家组成,针对用户体验和产品竞争力提供的评测服务,还包括语音能力表现和分析,以及体验评测总结与建议。 在去年底推出此项服务至今, 赛轮思已为多家车厂提供服务,针对语言差异、文化差异和行为差异提出改进建议。
刘峰认为车企真正要走向世界,还是需要针对不同的市场做好本土化,中国制造的汽车出口到国外的时候,可以真正成为外国人爱用的产品,真正把国外的用户习惯全部体现到产品中。
如欲了解Cerence最新产品及解决方案,请访问www.cerence.com.cn/solutions。
-
赛轮思AI与联发科合作推出基于英伟达技术的端侧多模态语言模型
Cerence Inc. (NASDAQ: CRNC) (“赛轮思AI”),a global industry leader in AI for transportation,今日宣布与联发科(MediaTek)达成全新战略合作关系,并扩大与英伟达(NVIDIA)的现有合作,共同推出下一代CaLLM™ Edge)。
2025-04-23
-
2025上海车展:赛轮思AI携手行业领军企业展示xUI——混合式、智能体化的AI助理平台
Cerence Inc. (NASDAQ: CRNC) (“赛轮思AI”),a global industry leader in AI for transportation,今日宣布将于2025上海车展首次展示其基于智能体化的AI助理平台——Cerence xUI™。
2025-04-22
-
赛轮思AI荣获哈曼“最佳技术奖”
Cerence Inc. (NASDAQ: CRNC) (“赛轮思AI”),a global industry leader in AI for transportation,今日宣布在布达佩斯举行的哈曼供应商颁奖典礼上,荣获哈曼(HARMAN)颁发的“最佳技术奖”。
2025-04-10
-
赛轮思AI荣获亿咖通科技2025年度最佳贡献奖
Cerence Inc. (NASDAQ: CRNC) (“赛轮思AI”),a global industry leader in AI for transportation,今日宣布在3月11日于杭州举办的2025亿咖通科技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荣获亿咖通科技2025年度最佳贡献奖。
2025-04-02